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常识

仙居县杜婆桥村,杜氏老太造桥传功德,初级农业合作化排头兵

时间:2024-12-16 10:16:25


杜婆桥

杜婆桥村的村名来历,有一段温暖人心的故事。

相传杜婆桥村于明代嘉靖年间开始有外村村民迁居,当时的村子不叫杜婆桥,而称“大屋”。“大屋”离现在的杜婆桥村大概几百米的距离。

清咸丰年间,洪水肆虐,“大屋”村几乎全村被大水冲毁,灾后村民迁址到地势稍高的杜婆桥村重建。

那时候的水利建设不像现在那么方便,村落老百姓出行也因村东的一条溪流困难重重。经过商议,村民决定集资建桥。


杜婆桥的建设过程,现在官方资料有据可查的仅仅是光绪《仙居县志》里寥寥数语记载:杜婆桥,在县西北四里,以杜氏妾建故名。《余志稿》云:今士人误为东婆桥。

而《仙居县地名志》对杜婆桥村的介绍“因桥处村东,故又名东婆桥”,显然是错误的。

至于杜氏妾的身份,坊间也有各种版本,有的说是其丈夫姓杜,其为小妾;也有的说她本姓为杜。众说纷纭,这里参考《仙居档案》微信公众号文章的故事。

“大屋”村有一个80多岁的姓杜的阿婆,祖籍为黄岩人士,一生以纺棉花为主要收入。阿婆纺棉花的手艺据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阿婆纺棉花夜以继日,有时候晚上黑灯瞎火也纺棉,质量也不比白天差,纺的棉纱结实,粗细均匀样子美观,上下三村有名气。


杜阿婆心地善良,经常救济穷人,有的人家借了东西没有能力归还,阿婆也从不催讨,在村里享有很好的口碑。当阿婆听说村里要集资建造后,第一个站出来捐助了自己一生纺棉的全部积蓄。村民在杜阿婆的感召下,纷纷出钱出力,齐心协力造好了一座三孔两桥墩的石平桥。

村内的曲桥


因此桥的建造,杜阿婆作了重大的贡献,村民决定将此桥命名为杜婆桥,村也因桥而名,将“大屋”村改为杜婆桥村。

杜婆桥至今保存完好,后来的公路建设,水路进行了变迁,但建设者将此桥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虽然现在看起来桥身和溪流之间的角度不成正比,却刚好突显了人们保护古物古迹的良苦用心。

杜婆桥保存完好

时光的脚步迈进了新社会,据解放后出版的第一本《仙居县志》记载,杜婆桥村还是创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排头兵。

1952年秋收冬种时节,岭下乡杜婆桥村在县委的部署下,在常年互助组的基础上试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根据自愿互利原则,土地、耕牛和大、中农具入社统一经营,实行按劳分配和土地报酬相结合的分配形式,入社农民20户,耕地147亩,社长彭三兰,合作社即以“彭三兰”命名。1953年,该社取得农业大丰收,粮食生产比上年增加37.2%,社员户户增加了收入。


现在的杜婆桥村属于仙居县安州街道管辖,位于县城的繁华地段,周边商铺林立,交通便利。昔日的荒凉之地华丽转身成为县城热闹之所,翻天覆地的变化应该完全超乎“杜阿婆们”的想象,所谓的“时代局限性”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