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祠庙叫“武侯祠”,曾国藩的书信集叫《曾文正公家书》,其中,“忠武”和“文正”分别是诸葛亮和曾国藩的谥号。
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的评价性文字,对历史人物起到了盖棺定论的作用。谥号分为褒谥、平谥、和恶谥,从一个人的谥号中,就大抵能看出其一生的功过是非,谥号向来为古人所重视,因此也常用谥号代指人名。
(曾文正公)
帝王中的例子有汉景帝、隋炀帝,其中汉景帝的谥号“孝景皇帝”就是典型的“褒谥”,而隋炀帝的“隋皇帝”则是典型的“恶谥”。文臣中的例子有范文正公(范仲淹),其中“文正”是文官的最高谥号。武将的例子有岳武穆(岳飞),其中“武穆”是武将的褒扬谥号。(注:岳飞后来又被追谥为“忠武”,是为武将最高谥号。)
在古代,常用作代指人名的不仅有谥号,还有官职、封号、行第和地名等。
(岳武穆)
一、官职
欧阳修曾写诗盛赞王安石曰:“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孙中山先生写给蔡锷将军的挽联是:“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其中,“翰林”、“吏部”、“班都护”、“马伏波 ”分别代指李白、韩愈、班超和马援。这是因为李白曾任翰林学士,韩愈曾任吏部侍郎,班超官至西域都护,马援官至伏波将军。
古人以治国平天下、致君尧舜上为最高理想,平生追求是出将入相,因为看重官职,所以常以官职代指人名。比如东汉名臣蔡邕曾任左中郎将,因称“蔡中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故称“王右军”,等等。
另外,司马、司空等复姓,很多也是以官职为姓,就是说,祖上有人做过司马、司空这种官职,后来演化成家族姓氏。
(王右军)
二、封号
与官职类似的情况还有封号。淮阴侯韩信、秦王李世民、燕王朱棣,这里的“淮阴侯”、“秦王”、“燕王”都是爵位封号。古代的爵位大多是可以继承的,所以,同一个封号往往可以指代同一家族的好几代人。比如,明初名将徐达的魏国公封号承袭了11代,直到清朝才被贬为庶民。
历史上著名的以封号代指人名的例子有刘诚意(刘伯温)、恭亲王(爱新觉罗·奕䜣)等。
(刘诚意)
三、行第
所谓行第,就是在家族中的排行次序。以行第作为称呼在古代很常见,唐诗中的例子尤其多,比如:高适的《别董大》、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白居易的《同李十一醉忆元九》、李白的《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一般情况下,用行第作为称呼多见于朋友之间,相当于一种昵称。比如,称杜甫为“杜二”、称李白为“李十二”、称韩愈为“韩十八”,高适就厉害了,是“高三十五”!读到这里也许你会质疑,又不是帝王家,怎么可能生三十几个儿子呢?其实是这样的,唐朝的行第通常不是按照同父所生的兄弟排序的,而是按照同一曾祖父的堂兄弟排序的,如此一来,范围自然广了很多。
用行第作为称呼并非唐朝的特例,宋朝也沿袭了这种习惯,比如称秦观为“秦七”,称黄庭坚为“黄九”,当然,最著名的必须是“柳七郎”——婉约词派代表柳永。
(柳七)
四、地名
古人对故土比今人有着更深厚的感情,所以用地名代指人名的习惯盛行千年不衰。这里的地名范围也比较广,包括了郡望、家乡、任职地等。
首先说说这个郡望。“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就是指某地的名门大族,即世居某郡为当地所仰望的显贵家族,用法有点类似于今天的孙家沟、王家屯。比较典型的例子比如唐朝文学家韩愈,他本来是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却总是喜欢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这是因为,昌黎(今辽宁义县)是韩氏望族的所在地。另外,大家一定知道“河东狮吼”的典故,苏轼为什么称陈季常的悍妻柳氏为“河东狮”呢?答案是:河东是柳氏的郡望。杜甫有诗云:“河东女儿身姓柳。”唐朝文学家柳宗元也被称为“柳河东”。
(柳河东)
当然,用来指代人名的地名,最常用的还是家乡,即出生地或居住地。用籍贯称人以表尊重,也叫“地望”。唐朝名相张九龄是广东曲江人,所以人称“张曲江”,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所以人称“王临川”,明朝名臣张居正是湖北江陵人,所以人称“张江陵”。我们更熟悉的应该是清朝的几位“地望”,比如康南海(康有为)、梁新会(梁启超)等。晚清时有一副著名的讽刺对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这里涉及的“李合肥”即李鸿章,“翁常熟”是翁同龢。
另外,任职地也常用来代指人名。 《滕王阁序》中有一句是“屈贾谊于长沙”,汉初文学家、政治家贾谊曾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所以人称“贾长沙”。此外,孔融曾任北海相,故称“孔北海”,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故称“陶彭泽”,贾岛曾任长江主簿,故称“贾长江”……
(李合肥)
结语:
总之,古人的称谓比今人更多元化,不仅有名、有字、有号,还有谥号、官爵、地名、排行等代称形式。那么,你还知道哪些历史人物的代称呢?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