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爱情和自身需求而言,喜欢原本就没有什么取向之分。只不过人类是具有社会属性的生物,我们生活在社会组织中,免不了群体的划分。虽然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是自然规律,但喜欢一个人的感觉没有错,性取向没有高低贵贱。
如果一定要给性取向划分定义种类,最好的答案只有同性异性之分。而不是有正常不正常之分。
当我们能够不带偏见色彩地、客观地去看待性取向时,你有没有思考过性取向究竟是天生的,还是后天造就的呢?
认识性取向
心理学领域对于性取向有很清晰的定义:
“性取向(Sexual Orientation)简称性向,又称性倾向、性指向、性位向、性定向等,它是指一个人在情感、浪漫、与性上对男性或女性有何种型态的耐久吸引。”
人类会对某种性别的群体产生爱情范畴的情愫,这里面既包含对于某一性别群体的精神爱情,也包含肉体上能满足性需求的欲望。
当我们在分析一个人的性取向时,最好综合这两方面的因素来考虑。只有爱情,或许只是某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倾慕或者精神依赖,只有性欲的话可能只是在性方面有某种癖好。
关于性取向的产生,一般有两种观点:先天论和后天产生论。
先天论的观点认为,一个人性取向的产生与自己的遗传基因有关,它和性格天赋一样,都属于一种隐性属性。而后天环境则对这种属性起到一种原欲控制或者潜能激发的作用。
而后天环境派的观点则和巴普洛夫条件理论很相似,后天无条件的刺激多次联合,可以直接影响和塑造一个人的恋爱价值观和性取向。
性取向的特殊情况
《重口味心理学》阐释了性取向中的同性恋行为:“美国在一九七几年之前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还把同性恋行为列入性偏离症状。
待到了十多年后,1987年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修订版本中,“同性恋行为”这一词条已不再被纳入其中,也就是说同性恋行为不再被认为是精神病状态。”
心理科学为同性恋行为的正名让社会对于同性恋群体的接纳程度越来越高,该书依旧从多角度指出了可能产生同性恋行为的几种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童年环境、恋爱体验、遗传基因。
童年环境
如果一个人从小被当成异性养,那么他的心态、审美或者性格可能都会受到影响。在特殊的环境中长大的小孩很有可能有错误的性别角色认知。
同性恋群体往往对于异性群体有很高的认同感,往往会在潜意识中认为自己和异性属于同一个群体。在这种观念下,他们很难对异性群体产生情愫。
此外,如果一个人年轻时受到了同性恋群体的诱导,他也很容易在这种环境中发生性取向的变化。
恋爱体验《重口味心理学》在这里引用的是行为主义的说法,大致意思便是如果一个人和异性有一段糟糕的恋爱体验,但是之后便在一段同性恋中获得了一段美好甜蜜的恋爱经历,那么他在心里便会有认同自己同性恋性取向的倾向,并且有和同性恋继续发展的欲望。
一个人如果遇到让自己没有负担感的另一半,这也是一段很舒服的恋爱旅程,只是带给你美好体验的也许是天作之合的那一个人,而不是天生能与你契合的某一群体。
虽然整个社会追求自由恋爱的婚姻爱情,但是拥有特殊性取向的人群依旧是处于边缘性的群体。社会上的一些恐同者对于同性恋群体的偏见给这一边缘群体带来很大的压力。
此外,一些传统婚姻观在社会中依旧占主导地位,人们结合在一起的目的依旧离不开“后代的繁衍”、“生命的传递”这些概念意义。
所以在有些人看来,同性恋群体追求的只是单纯的快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们没有尽到自己的家庭义务。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同性恋群体如果不成为某种疾病的载体,那么他们对于其余人的生活日常产生不了什么负面影响。
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五彩斑斓的,你可以不接受某种现象的发生,但是你需要允许它的存在。希望社会的偏见可以小一些,我们的包容心可以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