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常识

彝族文化(彝族的风俗习惯是什么?)

时间:2024-10-12 10:30:35

彝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明。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属于自己文化的独特习俗,彝族也不例外。那你知道彝族有哪些风俗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彝族特有的民族风俗,希望大家喜欢!


彝族独特的婚俗

定亲及娶亲

过去,黑彝以牛马金帛为聘;白彝以酒、布、银钱为聘;乾彝以酒、麻布、炒面为聘。解放后,聘礼从简。一般是青年男女定亲后,男方请人去和女方父母说亲,只需带一瓶酒去,只要女方父母接酒喝,就表示同意。然后男方就到女方家正式定亲,一般是带二三丈布,二三十元钱,布和钱都是给女方的。过了三个月,男方还要买三支青布或蓝布、一块肉、一瓶酒去女方家,这些东西都是给女方父母的,称为“递小礼”。男方请毕摩择日子,择出的日子要和女方父母商量。这次去,可以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给女方买点结婚用品,称为“压八字”。女方的父母为孩子准备嫁妆,一般是做一个橱柜、两个装面柜、两只箱子、小桌子三张,大桌子必配齐八个凳

第 2 页

子,二号饭桌、小号饭桌只配备四个凳子;还要配制二套被褥、洗脸盆、口缸、毛巾等。男方在讨亲时,要做好女方穿的一套衣服,包括包头、鞋子、针线等,由作陪郎的娶亲人背到女方家。这些东西要到晚上女方的父母请个歌师来喝“娶亲歌”时,唱到一样才拿出一样。如果歌师唱错,娶亲人便将唱错的东西拿出来在歌师眼前绕三转,笑眯眯地装进自己的包包,不给新娘,也不还新郎,娶亲人自己得。如果歌师要的东西唱准确了。娶亲人拿不出来,歌师就用一个簸箕在娶亲人头上打三下,引得客人们哄堂大笑。娶亲人和女歌师对唱下去,女歌师要把娶亲人唱败,娶亲人

第 3 页

才乖乖地把背箩放在堂屋中间。然后,女歌师唱着裤子就拿出裤子,唱着衣褂就拿出农褂。

泼水迎亲

彝族姑娘出嫁时,姑娘的姊妹兄弟和同辈的青年男女可以用水浇波迎亲者。比较大的彝族寨子,在姑娘出嫁的前十天,寨子里的青年男女。就砍些木桩钉在路两旁,然后用野藤控成绊索。等迎亲者到来时,就用路边早就准备好的几十桶水。朝着迎亲者拨去。迎亲者无法逃脱,被水浇成落汤鸡,只有拼命奔跑,跑进新娘家,才能不挨泼。因此,聪明的娶亲者早有准备,如果探听好姑

第 4 页

娘家有后门或者村寨里

有另一条路通向新娘家,便趁泼水者不注意时钻入女方家,在女方家供桌上点三柱香,烧三份钱纸,磕三个头,这样就不挨泼水。但大多数娶亲者不容易办到这一点,都要被泼水。冷天挨泼,冷得上牙打下牙,往往引得男女青年大笑一场,女方父母才找衣服给迎亲者换掉。一般是泼清水,个别地方很早以前用牛粪水泼,如大小凉山。《西昌县志》卷十二中就有“以牛粪和水遍泼之”的记载。据说水要泼得风姑娘到丈夫家,才不会去老远的地方背水,天也不会早,有吃有穿等。

抢婚

第 5 页

据历史上的记载,过去四川的大小凉山和云南的部分地区,都有抢婚习俗。“抢婚”,按彝族人的说法:“这是老代传下来的,男方去抢是对女方家的一种尊敬,说明不是嫁不掉送去的。”男女的婚姻,虽由父母包办,并经过媒人说媒成亲,但他们娶妻时,男家在头一天除派媒人和新郎的弟弟到女家接亲外,还要请两个接亲人披上毡子,背着牛角酒同去。接亲人到女方村农,要先由两个背牛角酒的接亲人去女家,女方家的人有权本家门口用棍子击打接亲人。在晚上,女方的青年人可以抹黑接亲人的脸。第三天,新娘的舅舅、兄弟等送亲人将新娘送到男家后,

第 6 页

要设法拿到男家的碗勺或其他东西,离开男方村寨时,要在寨外的广场上跑几圈马,同时把拿来的碗打碎,当地叫“打口舌”,然后场长而去。

在滇南地区,则存在着在男女互爱的基础上,由男方及其伙伴以假抢的形式先将女子领到男方家,再补行求婚仪式的习俗。男女青年一般在春节期间利用集体歌舞的机会结识相爱。二人如私定终身,男方便可邀约好友数人,在晚上到事先同女方约好的地点,用假抢的.形式将女方领到男家。女子一旦被领到男家的堂屋,便意味着已经缔结成正式夫妻。在第二天,新娘要在男家参加一天劳动。第三天新郎新娘各背一背柴到女

第 7 页

家回门。有的男子为了防止女方父母反对他们的婚事,可以邀请善于言谈的伙伴同行,帮助自己去说服女方父母。即使女方父母同意女儿的亲事,也仅仅招待吃顿便饭。姑娘携带自己的衣物和生产工具当天回到男家。有个别的父母坚决反对女儿的婚事,把新郎赶走,扣下自己女儿的,也有男子看中了姑娘,而姑娘不从,则去劫持的。

彝族风俗

1.节日:

节庆日是国内各地彝族生活方式和风俗人情的聚集具体表现。

第 8 页

(1)彝族年:彝族年是川、滇、黔彝族端庄的传统节日,彝语称“库施”。国内各地过年时间不一,一般在每一年农历十月至十一月中、中下旬选吉日过春节。

(2)火把节:为彝族的传统节日,日期是每一年公历的六月二十四日,经历三天。节日期限内,大伙儿穿着盛装,集中在村子附近的平坝或缓坡上,演唱、民族舞蹈、赛马会、斗狗、斗羊、跌倒、选秀节目等,主题活动的內容各种各样,热闹非凡。

2.婚恋:

彝族婚后生活的特性是同祖内婚、家支

第 9 页

外婚、等级内婚、姑舅表优先婚和姨表禁婚。这一特性在四川大凉山彝族地区具体表现得更加显出,国民大革命前若异族通婚,按习惯法要处死或逐出家族。严禁家支内婚,同宗联婚,违者惩治死刑。严格执行等级内婚,剥削阶级的兹莫和诺合与被统治阶级的曲诺、啊娇、呷西正中间,禁止联婚,婚内出轨关系也在严禁之列,违者均要处死。

3.丧葬:

绝大部分地区彝族实行土葬,四川大凉山彝族实行遗体火化,葬后,就地基坑开挖、石盖严,或将骨灰放进袋,用马驮藏于岩穴。此后,要为死者举行“安

第 10 页

灵”庆典,用一寸左右的竹子,项目外包白羊绒,缠道德底线,放入长五寸、挖有槽的棍子内,再用麻皮缠,削尖木棍两侧,挂在一块竹篾笆上,灵牌便制作了,彝语称作“马都”。“马都”置放屋子里梁下上面祖先牌位上。祖先牌位是家中最高尚的地域,不可以环境污染。

彝族日常主活中的习俗礼仪及禁忌

各地彝族的住宅不很相同。但屋内大多设一个火塘,塘火终年不熄,除用于取暖、照明、炖煮或烘烤食物外,亦是聚友会客的中心。火塘的锅庄石或三脚架,不能用脚去踩,严禁往火塘里吐唾

第 11 页

沫。烧烤不洁之物,并禁忌在火塘边裸露身体。在长幼、男女、主客之间,彝族有严格的礼俗。途遇长辈,晚辈须待立一侧,让长者先行;长辈入室须让其上座,余再依次而坐;吃饭时,长辈坐上方(习称“上席”),下辈依次坐两旁和下方,并侍候长辈,为其添饭、夹菜、泡汤。不能摸成年人和老人的头。兄弟可与嫂嫂开玩笑,但兄长不能与弟媳开玩笑。客人入室让上座,主人坐在客人左边,小辈坐在客人对面。禁穿草鞋上火炕床;上楼要脱掉鞋子;禁裸体、半裸体成年人入家门;不能用脚踩门槛,或坐在门槛上;不能用筷子敲桌子和碗;禁在家中吹口哨、唱山歌、说粗话;妇女的衣裤不能

第 12 页

晾晒在过路的地方和蜂窝旁边;禁止面对着太阳大小便。

拓展:

彝族节庆

清晨,同姓家族聚于长者家祭祀祖宗,晚上共同在平坦的地方燃起篝火欢歌欢舞,此乃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良机。之后,各户持火把燎烤庭院、房屋四周、田头地角、果木树旁,不断将炒过的枯松木香面撒在火把上,发出爆鸣声并散发清香味,以“灭灾驱鬼”。大多节日与汉族相同,但在除夕晚上要“吃黑饭”,初一至初三不做农活,三天所用之物必须在除夕前准备好,吃饭越晚,

第 13 页

准备的东西越多,说明来年生活越幸福。春节期间,青年喜欢进行丢包、打陀螺、荡秋千、打磨担秋等娱乐活动。

彝族禁忌

忌戏耍动头;忌在众人中放响屁,说脏话;忌夜间吹哨; 忌拿灵长类动物肉食物,也忌食其肉(熊、狗、猴、猫等); 不论男女,忌跨火塘;忌婚丧嫁娶宰杀山羊;忌以苦篙杆做筷子及打人;火烧荞麦粑粑从火塘里拿出时,忌马上翻动及用棍棒穿通;忌把锄头和斧子放在一起;忌在屋内将锄或斧子扛于肩上;忌在家中火塘里烧刺奶包树和马桑树;忌异根恋抱的树。

第 14 页

彝族礼仪

彝族是一个文武并重,讲究文明礼貌的民族。长幼之间,谁长谁幼,谁大谁小,不仅论年龄,还依据父家谱蝶或母系谱蝶的长晚来定,不许喊错。在特殊的公共场合里,就坐排位要以辈数大小排列,长辈在场时发言不准抢先。彝族有“客人长主三百岁”之俗话,凡有客人来,必须让位于最上方,至少也要烟茶相待。

民间素有“打羊”、“打牛”迎宾待客之习。凡有客至,必杀牲待客,并根据来客的身份、亲疏程度分别以牛、羊、猪、鸡等相待。在杀牲之前,要把活牲

第 15 页

牵到客前,请客人过目后宰杀,以表示对客人的敬重。酒是敬客的见面礼,在凉山只要客人进屋,主人必先以酒敬客,然后再制作各种菜肴。待客的饭菜以猪膘肥厚大为体面,吃饭中间,主妇要时时关注客人碗里的饭,未待客人吃光就要随时加添,以表示待客的至诚。吃饭时,长辈坐上方,下辈依次围坐在两旁和下方,并为长辈添饭、夹菜、泡汤。

彝族服饰

彝族男女喜用自织自染的土布做衣服。男子头缠青布包头,内衬白衣,外套青色对襟领褂,下着宽腰大裤脚裤。

年妇女皆穿深蓝色土布包头,上衣为蓝色短面襟,背襟比面襟长,圆领上镶有五种颜色的条形花纹,手袖有三色花纹的镶边;青年妇女青布包头配有头箍,佩带有众多银泡的银制项链,上衣为各色姊妹装,圆领上镶不同颜色的花边,系围腰并镶蓝色花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传统服饰逐步减少,服装多与汉族相同,青年一代则穿流行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