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见北宋•苏洵《辨奸论》中说:“以吾观之,王衍之为人,容貌语言,固有以欺世而盗名者;然不忮不求,与物沉浮,使晋无惠帝,仅得中主,虽衍百千,何从而乱天下乎?”
北宋散文家苏洵这篇《辨奸论》,传为邵伯温伪托之作,是用以反对王安石的。这段话的意思是:“照我看来,王衍的为人,言行虽然有欺骗世人、盗窃名声的表现,然而他不害人、不贪财,如果没有只得到中等人材的晋惠帝,即使有千百个王衍这样的人,又怎能会扰乱天下呢?”
王衍,字夷甫,是西晋惠帝司马衷的尚书,曾任中书令、司徒、司空、太尉等职,但他一切言行都从“自保”出发;擅长老子之学,所议道理均见势随时更改,人称其“口中有雌黄”(涂改文章的染色)。晋怀帝(司马炽)永嘉五年为石勒所俘后又劝石勒称帝,求以自保,终被杀。
《辨奸论》替王衍开脱,攻击王安石变法比王衍坏得多,不但欺世盗名,而且害人,祸及子孙。
战国•荀况《荀子•不苟》:“欺名于暗世”。原文为:“夫富贵者则类傲之,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以盗名暗世者也,险莫大焉。”荀子还列举春秋时卫国大夫史鱼遗嘱儿子抬着他的尸体去劝谏卫灵公重用遽伯玉,罢免弥子瑕;战国时齐国的田仲不要他哥哥给他的巨额俸禄、弃官种菜这两个例子,说富者骄、贫者柔并非属于仁,而象这样的人都是利用动乱之机,用欺诈手段窃取虚名的勾当,这一类欺世盗名的办法,危险性是最大的。
“欺世盗名”,形容用欺骗手法盗取名声,用于贬义。
战国•卫•吕不韦门客《吕氏春秋•当务》里有一条“欺世盗名”的故事:楚国有个直爽的人,他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他向官府告发此事。官府抓了他父亲,准备治罪。他又请求代父亲受罪。官府问他这是为什么?他说:“父亲犯法我告发,说明我对官法无比忠信,父亲要受惩罚,我要求代替受罪,说明我对父亲的无比孝顺。如果又忠又孝者遭到惩处,全国上上下下,还能有不被惩罚的人吗?”这件事楚王知道后,下令对这个“直人”免于处罚,因而他父亲的罪取消了。孔子听说此事后,感慨地说:“异哉,直躬之为信也!一文而载取名焉。故直躬之言,不若无信。”意即:这可太奇怪了,这直接吹嘘的忠信孝顺!以父亲一事而骗取了虚名,象“直人”这种忠实,倒不如不忠实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