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常识

华丽的巴洛克艺术,不只有“华丽”

时间:2024-12-19 10:16:19

在大多数人眼中,“巴洛克”似乎就是“华丽”的另一种表达。

事实上,“巴洛克”不是这么简单。

巴洛克诞生在17世纪的欧洲政教权争中,宗教色彩浓厚,提倡奢侈和享乐,这种不符合当时的文艺复兴潮流的艺术风格,一出现就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艺术。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巴洛克和巴洛克建筑。

巴洛克(Baroque)源于西班牙语及葡萄牙语的 “形状不匀称的珍珠”(barroco)一词,有“俗丽凌乱”之意。

“巴洛克”一词,是用来“黑”别人的。

原本,这一词只是用于形容珍珠。

17世纪,这一个词人们将这一词用于艺术评论中,批评某个艺术家的作品不符合当时的“主流”。

到了18世纪,崇尚古典主义的人看不惯17世纪里的某一种艺术风格,认为后者缺乏古典平衡性,于是用“巴洛克”来贬义称呼这一艺术风格。

1878年,“巴洛克风格”这一词被法国法兰西学院正式收录,进入法语词典。并宣布“巴洛克”正式成为了中性词,不具有贬义。

因而,现如今,“巴洛克”这一词,特指1600-1750年间在欧洲流行的一种艺术风格。

巴洛克的应用非常广泛,几乎覆盖整个艺术领域,包括绘画、音乐、建筑、装饰、服饰艺术等。

而巴洛克艺术作品给人的第一视觉体验,是富丽奢华,极具诱惑力和感染力。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让我们从“巴洛克”产生的背景中寻找原因。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巴洛克的产生是与当时的宗教很有关系的,当时正是天主教和基督教发生争斗的时期

宗教对欧洲社会影响深远,而宗教中最蓬勃发展的基督教在西方历史上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16世纪,基督教最重要的派系之一——天主教强调:教皇被看成是神,教徒必须缴纳足够的费用,才能获得“通往天堂的钥匙”。

天主教廷借此疯狂地敛财,过着奢侈糜乱的生活。在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人文思潮的影响下,教徒和教廷的矛盾和积怨愈发加重。其中就会有人思考,普通人为什么不能自己把握“通往天国的钥匙”?

于是,浩浩荡荡的宗教改革兴起。基督教的新教派——新教出现了

新教强调简朴教义:《圣经》是信仰的唯一源泉,每个人都能用信仰和上帝沟通。不应当过分奢靡。

饱受了天主教廷剥削的普通民众一听,诶!这个宗派好啊。

于是,原先的天主教徒纷纷投入新教的怀抱。

这时候,天主教一看,人都走了咋办?不行,要想办法留住教徒。

于是,当时的天主教决定用艺术-这一重要的思想形态-吸引、迷惑、征服更多人走进教堂。让民众被打动,被震撼,然后停下、最后留下。

鉴于普通民众的识字率不高,这种艺术必须满足一个要求——“肤浅”。或者说,“俗气”。

在接下来的半个世纪里,以宫廷与教会为中心,猛建教堂和城堡、狂搞装修,展示强大世俗权力的宫廷、展示趣味狂热而庄严的旧教仪式,目的就是一定要让吃瓜群众们受到震慑,让他们继续臣服在教皇的权威之下,不要投奔新教。


巴洛克艺术不排斥异端的感官喜悦,亦忠实于基督教的世界观,被称为“基督教化的文艺复兴”,反映了向往自由的世俗思想。


巴洛克艺术风格最直观的体现,是在建筑方面。

正如上文提到的,巴洛克艺术是为了吸引人们回归教堂。那么,教堂必须从内到外散发一种迷人的气质,才能迷倒众生。

于是,教堂不再是文艺复兴时候横平竖直的严谨风格,巴洛克式教堂利用曲线和椭圆形来展示自由和无限。

为了宣扬宗教和满足自身享受的需要,教皇和贵族在内部装饰上使用大量贵重材料和强烈醒目的色彩,让人一跨进建筑内部,就会被这华丽丽的内饰击晕了!


穷奢极欲,精雕细琢,细心描绘的浮雕,辅以鎏金溢彩,令人叹为观止。

在建筑物的天花板、墙壁、廊柱上,艺术家利用每一个空间,描画出色彩丰富的大规模壁画。

在垂直透视法的作用下,建筑穹顶呈现出虚实交映、如梦如幻的宏大场景。让每一个抬头仰望的人,都如同置身于“3D”大片。

不仅如此,教会在城市里建造了很多广场,方便举办大量活动


在郊外,宫廷兴建了许多别墅和城堡,反映了人们远离城市、趋向自然的潮流,正因如此,园林艺术在此时有所发展。


无论何时建筑本身,还是内部装饰,总的来说,巴洛克风格的艺术作品具有奢华富丽、强烈奔放、生机勃勃的特征,它挣脱了种种清规戒律,反映了人们对于自由的向往。